股票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日万科的股权之争又出现新的角色

[复制链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一年前宝能以“野蛮人”的姿态大量买入万科股票之后,近日万科的股权之争又出现新的角色。8月4日晚间恒大地产发布公告表示,恒大和董事长许家印购入约5.17亿股万科A股,持股比例4.68%。


恒大解释了入股万科的原因,包括以下三点:(1)自陷入股权之争以来,万科股价大起大落,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恒大的入主,将结束这种混乱局面,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2)宝能系地产业务并不出色,难以对万科的长远发展带来有力支持。而恒大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房企,拥有丰富的发展资源及优秀的管理水平,其强大的成本控制及大规模快速开发等优势,将有效促进万科的经营业绩。(3)房地产行业是与民生联系密切的产业,通过两家最大房企的整合,将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为市场提供更多高性价的优质产品。


我们无意揣测恒大入主万科的具体动机究竟是什么,但作为资本的属性,追逐利润一定是其终极目标。我们在观察万科股权之争的同时,似乎看到了当下资本的困惑与冲动。


恒大地产在买入万科股票之前,已经在股票市场频频出击,先是拿下A股“嘉凯城”,成为上市公司“嘉凯城”的控股股东;再出手上市公司“廊坊发展”,成为廊坊发展的第二大股东,逼其第一大股东增持,导致股价连续涨停板;在“廊坊发展”股权争夺战硝烟未散之际,8月4日恒大地产再传买入万科,万科涨停。


作为中国地产界的龙头公司,为何在资本市场高调出击?从恒大的经营状况看,前7个月因销售近2000亿元,大大超出年初的预期,仅7月份就卖了400亿元的房子。面对资金的大量回笼,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正常的商业逻辑是增加土地储备,在房地产行业继续前进,但此时的恒大却选择了挥师进军资本市场。此举是否反映了房地产商对房地产行业未来的一种谨慎及对股票市场的相对乐观?


如果说恒大地产代表的是产业资本的话,那么,宝能就是金融资本的代表。宝能将巨额资本投入万科的同时,还成为“深南玻”等等上市公司股票的大股东。和宝能行为类似的还有安邦等保险系的资本。万科的股权之争或许是国内资本自去年股灾后大规模出击地产市场后,从地产市场重新杀回股市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回顾近年的投资市场,资本似乎在股市与楼市之间有序流动。2013年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资本有序从房地产市场流向股票市场,2014年第四季度开启的降准降息后股市进入高潮,但巨量资金通过加杠杆的方式进入股市使股市迅速由高潮导入到股灾,2015年7月份之后,资本由股市回流到房地产市场,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进入牛市,随后带动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进入高潮。但楼市与股市一样,上涨速度越快则持续时间越短,房地产市场在今年5月份之后成交量开始减少,部分城市的房价开始滞涨。与此同时,以恒大地产为代表的地产资本开始频频在资本市场出击,难道是巧合吗?


按照上述逻辑,股市的牛市是否将要开启?


从市场的流动性看,已经为股市走强准备了必要条件。截至2016年6月,中国的M1同比增速为24.6%,M2同比增速为11.8%。M1与M2二者的增速差距逐步扩大,出现了明显的“剪刀差”。今年6月,M1余额为44.4万亿元,其中只有6.3万亿元左右为M0。这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大量资本放在活期存款账户上。统计数据显示,剔除银行和券商,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高达7万多亿元,创下最高纪录,比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的囤积速度都要快。现在这一幕是人们从未见过的:中国企业持有如此之多的现金,但他们的投资却如此之少。


但仅有流动性充裕还不足以使股市走强,还需要风险偏好的改善。万科的股权之争表明金融资本和房地产资本对股市的风险偏好在增加,大资本的逐利躁动已经开始。当然,一个牛市还需要广大散户的积极参与,经过三次股灾打击的散户投资者总体上依然是惊魂未定,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抚平心理的伤口。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心果 +30 收起 理由
方二哥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9最佳指标

QQ|站点首页|手机版|小黑屋|帮助中心|桂ICP备14001964号

GMT+8, 2024-6-14 11:08 , Processed in 0.1542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