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密:雍正皇帝的行宫是啥样(组图)

[复制链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1

指标研习爵★★★爵★★★爵★★★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光飞逝,数百年的帝业,不过弹指之间。回首雍和宫,依然静穆如初。看眼前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心中陡然悸动:我们都是时间的过客,现世安稳,才是圆满。-----题记

北京,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都城,有众多的寺庙,而其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当推城北安定门内的雍和宫。它那高高的红墙,巍峨的殿宇,金黄色的琉璃瓦,无不显示出不同凡响的皇家气派。

雍和宫一直游客如织,香火鼎盛,毕竟这里出了两任皇帝。雍正尚未登基前就居住于此,日后的乾隆皇帝也出生在这里,在世俗人的眼里,雍和宫是产生皇帝的风水宝地。

正因为和两位皇帝沾边,所以从清代至今一直香火旺盛,不管男女老少,芸芸众生,来到这里都要烧香祭拜,求得好运。每逢初一、十五上香的日子,更是人满为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1

指标研习爵★★★爵★★★爵★★★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3:20 | 只看该作者
雍和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十五世纪。《清宗人府事例》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三十二年十二月谕宗人府:皇二子允礽、皇四子允祯、皇五子允祺……等,俱已分别册封分府,唯允祯、允祐二人是贝勒,而所封府邸是亲王府邸,规模违制,着由官房租库,将前明内宫监房拨给允祯……”。

文中提到的皇四子允祯(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当时,他还是贝勒身份,按照贝勒府府邸的规制,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将明朝时期太监们居住过的官房分给了他。康熙三十三年胤禛搬进府邸,取名“贝勒府”。康熙四十八年,胤禛晋升为“和硕雍亲王”,“禛贝勒府”也随之升为“雍亲王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1

指标研习爵★★★爵★★★爵★★★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1

指标研习爵★★★爵★★★爵★★★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3:21 | 只看该作者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改年号雍正,为雍正皇帝。皇帝随即迁入宫中,但对曾经居住过三十余年的府邸感情深笃,于是,将这里改为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

从“贝勒府”到“雍亲王府”,再到“行宫”,雍和宫里演义着宫廷斗争的刀光剑影,权与欲的合谋,荣与辱的更替,留下了许多至今无法解开的历史疑团。然而,纵使“帝王天子恋繁华”,到头来,兴亡盛衰也由不得他。在时间面前,一切只是过眼云烟。曾“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的雍正帝在位时间,不过短短13年。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同样是四皇子的弘历即位,即乾隆皇帝。他一改清朝旧制,将父皇梓棺安放于雍和宫永佑殿(雍正当年的寝宫),并将雍和宫主要建筑改为黄瓦红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1

指标研习爵★★★爵★★★爵★★★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3:22 | 只看该作者
乾隆九年(公元1744),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乾隆对此颇为感慨,称雍和宫是“跃龙真福地,俸佛永潜宫”,甚至把康乾时期“六街三市皆珠玉”的盛景归结为“兴庆当年选佛场”。从此,雍和宫开始了它藏传佛教胜地的历史,成为连接历届中央政府与蒙古、西藏地方的纽带与桥梁,也是清代皇家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的艺术宝库。

雍和宫在建筑格局上仍然保留王府的形制。其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密集而有起伏。疏密相间,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它由牌坊和天王殿、大雄宝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宏伟大殿组成,另外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整个建筑布局院落从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的特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1

指标研习爵★★★爵★★★爵★★★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3:22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座高大碑楼和一座巨大影壁。穿过古砖铺砌的绿荫甬道,便是雍和宫大门昭泰门,内两侧是钟鼓楼。鼓楼旁,有一口重八吨的超级大铜锅,据说是昔日熬腊八粥用的。腊八是传统习俗,也是佛教的盛大节日--“成道节”。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苦行自修,因饥饿过度昏倒,后来,吃了放羊姑娘用野果、米豆、清泉熬煮的粥,于腊八这天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

以后每到这一天,佛门弟子们都要熬粥用以供奉佛祖,并诵经演法,喝粥舍粥以示纪念。至今,雍和宫仍保持着腊八舍粥的传统。每年腊八上午开门迎客之时,僧人们便将一桶桶熬好的腊八粥,抬至雍和门院内,不分中外,不分老幼,每人舍赠一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1

指标研习爵★★★爵★★★爵★★★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3:23 | 只看该作者
往北,有八角碑亭。站在八角碑亭旁,便见悬挂着乾隆帝题匾“雍和门”的天王殿。殿前的青铜狮子,造型生动。天王殿中佛像布局与汉庙一样,只是居中供奉的大肚弥勒不直接盘坐在须弥座上,而是端坐于须弥座上的雕龙罗汉床上,单腿盘起,更显突出的腹部,弯曲的双腿,配以舒展的眉毛和大张的笑口,则表达了佛家慈悲为怀、宽容是本的精神。

主殿原名银安殿,是当初雍亲王接见文武官员的场所,改建喇嘛庙后,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殿内正北供三尊高近两米的铜质三世佛像: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为未来佛弥勒佛。大殿供这三尊佛,表明从无限久远的过去,到无限遥远的未来,都是佛的世界。三尊佛像,其脸部犹如满月,眼睛长而黑白分明,鼻梁高且直,嘴角似含一丝微笑,其背后为镂空透雕的火焰背光,上饰大鹏金翅鸟的图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1

指标研习爵★★★爵★★★爵★★★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3:24 | 只看该作者
雍和宫大殿后,便是永佑殿,这里曾是雍亲王的书房和寝殿。从乾隆始,成为清朝供先帝的影堂,有永远护佑先帝亡灵的意思。

出永佑殿,便到法轮殿。法轮殿平面呈十字形,殿顶上建有五座天窗式的暗楼,有五座铜质馏金宝塔,为藏族传统建筑形式。法轮殿是汉藏文化交融的结晶。法轮殿里供奉喇嘛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脸、手均以真金装饰。殿的顶端开有天窗,让光线自然投射在像上。

宗喀巴是青海人,8岁出家,17岁进入西藏研究喇嘛教。他不仅创立了格鲁派提出显宗、密宗兼修的理论,他的两大弟子分别是后来格鲁派两大活佛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这尊铜像塑于1924年,耗资20万银元,历时两年才成。宗喀巴像背后,是被誉为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的500罗汉山,高近5米,长3.5米,厚30厘米,全部由紫檀木细雕镂而成,500罗汉是由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布满了山间的每一个地方,整个雕塑犹如仙境一般。

法轮殿后门摆放的那只当年雍正皇帝出生时用过的婴儿盆,似乎已成了功德箱,虽然保护性地扣着一个玻璃罩,里面却塞满了钱币,玻璃罩上清晰反射出万福阁门前进进出出善男信女的身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1

指标研习爵★★★爵★★★爵★★★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3:25 | 只看该作者
雍和宫不仅是宗教圣地,还是艺术宝库。所藏唐卡、佛像、法器、经卷、壁画等精品无数,但最为珍贵的还是享誉中外的“木雕三绝”。

“三绝”之冠,当属万福阁内的迈达拉佛,高18米,地下埋入8米。佛身宽8米,是由六世达赖喇嘛进贡的,用一整棵产自尼泊尔的千年白檀香木雕刻成。据说乾隆帝为雕刻大佛,用银达8万余两。1990年8月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其二是法轮殿宗喀巴铜像后的《紫檀木五百罗汉山》。它高2.5米、宽3米,采选名贵紫檀木雕凿山体,上供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铸500尊罗汉。



最后一个是昭佛楼的金丝楠木佛龛,通体高5.5米,宽3.5米,进深2.5米,是用珍贵金丝楠木雕镂,佛龛从地面直达楼顶,贯通二层大殿阁楼,龛体里外三层。佛龛上雕凿有正龙、侧龙、行云龙、布雨龙、盘柱龙、滚地龙等各态金龙,共有99条。采用透雕手法,使其金龙体态一波三折动感强烈,可谓活灵活现,条条栩栩如生。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昭佛楼原为清帝乾隆弘历生母钮祜禄氏孝圣宪皇太后拜佛之所。这座佛堂只是坐落于院中角落,殿堂也不是十分的宽敞明亮,电视剧《甄嬛传》上映之后,这里着实火了一把。

微风轻轻吹过,殿堂四角悬挂的铃铛叮当作响,给这座庄严雄伟的庙宇,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爵★★★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听众
11

指标研习爵★★★爵★★★爵★★★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5 13:25 | 只看该作者
行走在雍和宫的重重院落之间,庭院深深,古槐参天。花开时节,清风徐来,古槐散发出阵阵淡雅的香气,使人陶醉。古槐与雍和门院的建筑相呼应,布局基本呈对称形栽植。细观之,最粗的一棵在雍和门西侧,已有300多年,此树苍老遒劲,树叶浓绿,生机盎然。主干上高低不平、斑驳的树鳞,似乎在诉说着那一段段不寻常的历史,诉说着这座古寺的变迁。棵棵巨槐映衬在这黄瓦朱壁、飞檐峰脊的殿宇间,正因雍和的名称,显得那样宏大、厚重与和谐。

朦胧间,突然听到一季空旷悠远的钟声,从遥远的深处传来。

那是穿过时光的祭奠,从凄迷如梦一般的古城走来。褪去一身的浮华,披一身的幽雅,与老北京比邻而座。青砖黛瓦的静谧,斑驳琉璃的记忆,都在轻抬皓腕衣袖飞舞的风尘中飘然四散。轻抚一丝历史的余韵,你那浩然的大气,和千年来的倾诉,直抵我的心灵深处。

那是心灵的召唤,我随着这份悠远,在极度的喧嚣中找到了你纤尘不染的暗影。渴望着在缤纷的色彩里找到真实,带一片记忆,携一丝愁绪,于你博大的胸怀里寻找丢失的天真和自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9最佳指标

QQ|站点首页|手机版|小黑屋|帮助中心|桂ICP备14001964号

GMT+8, 2024-6-2 13:42 , Processed in 0.1790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4-2014 早晨网股票论坛欢迎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